“名校”校長的素質教育理念
  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:
 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
  鄭州市第十一中學校長 毛德宇
  當前,全社會都在呼喚素質教育,而在升學壓力不減,就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,如何抓好素質教育,是各級學校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。
  我認為,加強校園文化建設,是搞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。所謂校園文化,應是一種氛圍,是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顯性文化與隱性文化的總和。顯性文化包括教育教學設施、校園環境、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以及校園建築等物質形態。隱性文化則是師生通過教育教學活動所創造形成的校風傳統、校園精神、輿論風氣、行為規範等。
 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培養德、智、體、美、勞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。優良的校園文化能夠對素質教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,不但有利於陶冶師生情操,培養師生健康人格,還有利於發揮師生的特長,張揚師生的個性,增長師生的才幹,促進師生全面發展。把握好這一影響師生成長的重要因素,加強校園文化建設,對師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和行為、抵禦各種不良思潮的侵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將有利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,促進全體師生綜合素質的提高。
  一位教育家說過: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牆都說話。這充分說明瞭環境在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。要“使每一堵牆都說話”,首先在環境建設上,要打破一成不變的靜止模式,賦予它活的靈性、動的美感,給它豐富的生命力,在我們熟知的領域里挖掘出新的教育資源,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為寬闊的空間,使每一個角落都成為學生學習、探究、實踐的園地。
 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。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大批有知識、有能力、有良好人格和個性的人才。相對而言,課堂教學是一種共性的教育活動,而校園文化活動則可更充分地使學生施展才華,發展個性。讓學生在各種創造性活動中挖掘自身潛力,充分認識自我,剋服心理障礙,增強自信心。
  校園精神是校園文化的核心,是學校的靈魂,是育人目標的高度概括。校園精神不但是對學校傳統的繼承和發展,而且還應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,表現為師生共同的價值取向、行為方式和工作目標,突出表現在校風、教風和學風上。學校要認真總結提煉本校優良傳統,緊密結合時代精神,努力營造團結和諧、開拓進取、求實創新的校園精神。
  師生知識的獲取和積累,不能僅囿於課本,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,學生更加富有探究精神,教師不再只是“傳道、授業、解惑”,還要充當學生學習的引路人。學生可以對他感興趣的知識進行探究,學校要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同時,給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,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。開設各種知識講座,讓學生自由選擇他所喜歡的老師和課程再去聽講,將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這就要求每位教師準備自己的專題,向學生進行專題講座,這種講座,對於教師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,也會有很大的幫助。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究,這對於提升學校文化品位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。
  (原標題: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:加強校園文化建設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i63qiyt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